作者 王昆義(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、教授) 民進黨當局最終還是不顧及藍營民眾的感受,硬是鍘了中天新聞臺。一個選舉時滿口宣稱“民主價值”、“自由價值”的政黨,一旦拿到政權,就比威權體制時期的國民黨沒好到哪里,甚至要比民國初年的軍閥,更是兇狠。臺灣已故的新聞教育奇碩成舍我,生前最引以為傲的事情,就是他在軍閥時期辦報紙,怎么罵軍閥,軍閥就是不敢封掉他的報館。如今,民進黨當局比軍閥還軍閥。 民進黨的創黨秘書長黃爾璇在世時,就一再宣稱:“媒體是奪權斗爭最重要的工具”,所以他在民進黨創黨初期,除了要打破“黨禁”之外,“報禁”的解除,也是民進黨奪權最重要的目標。 黃爾璇的奪權理念不是空穴來風,1986年菲律賓科拉蓉喊出“人民的革命”時,群眾第一件事就是占領菲律賓的國營電視臺,再以此發號司令,最終讓馬可仕下臺。 “人民革命”是民進黨奪權典范 菲律賓“人民革命”一直是民進黨奪國民黨權的重要參考典范,所以民進黨在爭取民主化的過程中,除逼迫蔣經國在過世前解除“戒嚴”之外,也解除了“報禁”,讓民進黨有機會逐漸擁有自己的宣傳工具。報禁解除初期成立的“自立早報”,當時報社的高管,現在都在蔡當局內擔任要職,就可以知道民進黨多么重視傳媒出身的菁英。 除此之外,民進黨在臺灣地區民主化的過程中,不斷的創造口號,并把口號變成群眾游行的催化目標,再以群眾的力量,壓迫國民黨逐步退出“黨政軍”掌控的媒體,讓臺灣的媒體成為一個政治權力真空的狀態。 可惜的是,國民黨根本看不懂民進黨玩的政治游戲,他們對所有臺灣政治體制轉型期的任何口號,看似已經變成臺灣社會民主轉型的“主流價值”,其實民進黨內心可不是這么看,他們一直在玩“游擊戰游戲”,也就是國民黨退一步,民進黨就進兩步,在雙方你來我往之下,民進黨只經過兩次的“執政”,就把國民黨在臺灣利用戒嚴手法所占領的黨政軍機構,全部清除干凈,國民黨最后被民進黨掃地出門,還以為民進黨是真正的“民主政黨”,被清算干凈的國民黨還高興的幫民進黨數鈔票。 國民黨的悲哀,就是誤認為民進黨是一個“民主政黨”,所以也努力的把自己轉型成為一個民主政黨,忘掉那個在威權體制時期一再強調的“革命民主政黨”的屬性,一個空殼子的“民主政黨”,國民黨說穿了,什么都不是,也難怪泛藍會悲憤的咒罵被民進黨“騙未知”。 這種像一首閩南語歌曲名字《愛情的騙子》一樣悲憤的咒罵,其實是另一種悲憐。國民黨一直弄不清楚民進黨的手段為何這么卑劣?沒有為什么,因為民進黨本來就不是一個“民主政黨”,而是實實在在的一個“革命政黨”。既然是一個“革命政黨”,他怎么可能留下任何的草根,讓它春風吹又生? 所以,當民進黨發現中天新聞臺在2018年對“韓流”還可以興風作浪時,這就注定中天新聞臺今天的命運,非要開鍘不可。 民進黨開鍘中天三部曲 但是,民進黨要鍘中天,也不是一步到位,他們可是分進合擊逐步置中天于死地。這里面可分成三部曲: 第一步就是把中天界定為“紅媒”,是受到北京指令控制的媒體,目的是要顛覆臺灣內部的團結。 第二步再以外圍團體組織群眾運動,推動趕出“紅媒”風潮,民進黨只要躲在后面對綠營群眾下指導棋,就可以把“反紅媒運動”炒成臺灣社會的“主流價值”。 第三步就是臺當局掌控的“獨立機關”,也就是“通訊傳播委員會”(NCC),再以多數決來決定中天的命運。 這三部曲因為不是一步到位,可見民進黨用心之深,但是國民黨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勤于內斗,根本不知道擁有一個支持的媒體是多重要的力量,等到發現民進黨決定要把中天連根拔除之后,再來聲援中天,已經來不及了。 此時,民進黨早已布下天羅地網,除了綠營群眾支持之外,連最挺“新聞自由”的國際非政府團體“無國界記者組織”(RSF),在中天被鍘之后,都發表聲明這件事“不涉及侵害新聞自由”的問題。這個聲明不但讓民進黨當局定下心,也可以拿雞毛當令箭,好好的宣傳自己所做的事,無關“國際主流價值”。 至于什么是“主流價值”,都是民進黨自己定義的,擁有權力者,就擁有“定義權”,說明白一點,就是擁有權力者,就擁有“話語權”。民進黨內會參與搞革命者,哪一個不學“文化霸權”理論,國民黨一堆政治學專家,怎么就想不通這個道理,卻一直沉浸在“內斗內行”的迷幻中。 當敵人已經把槍抵在門口了,國民黨還不相信敵人會開槍,這就是國民黨所想不通的道理。敵人既然拿槍,為何不開槍? 但是,馬英九“執政”8年,雖然手上有槍,可是他們就不敢開,反而被民進黨倒過來拿槍使,中學課綱微調的爭議,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嗎? 而民進黨第二次“執政”,一開始就知道要先讓國民黨招招斃命,從“不當黨產”對現實利益的清算,到“轉型正義”對歷史的清算,再加上對“統治工具”的媒體清算,民進黨又何時在乎民眾的眼睛? 也或許要到哪一天,國民黨千里猶回首時,真正發現臺灣已經不是他們可以繼續安身立命的臺灣,才會真正覺醒也說不定,但那時恐怕千舟已過萬重山,時不我與了。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
責任編輯:左秋子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