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圖為協調推進會現場。 何光興 攝 中新網海口8月30日電 (何光興)記者從海南省委統戰部29日召開《貫徹落實〈關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〉實施意見》(下稱“惠臺三十條”)協調推進會獲悉,今年上半年海南新增臺資企業18家,注冊資金達10.49億美元,投資集中在旅游、現代農業、現代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領域。 2018年12月,海南省委統戰部聯合海南省發改委制定出臺“惠臺三十條”,從“促進投資和經濟合作”“促進社會文化交流合作”“促進臺灣同胞在瓊學習實習、就業創業”“保障臺灣同胞在瓊居住生活便利”等方面明確了具有海南特色的30條惠臺具體政策措施。 記者從會上獲悉,海南“惠臺三十條”頒布實施八個多月以來,各項措施逐步落實落地,有力促進了瓊臺經濟文化融合發展。據統計,今年上半年,海南接待入境過夜臺胞人數達到11.33萬人次,比2018年同期增長20.3%。臺灣人才來瓊創業就業日趨增多,高端人才和技術團隊陸續扎根海南,不少臺灣優秀青年企業家也紛紛來到海南投資創業。一批臺資重點項目紛紛投產或開工建設。 召開此次協調推進會旨在研究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,進一步完善惠臺措施,合力推動政策落地見效。 會議通報了海南“惠臺三十條”政策落實情況,海南省委人才發展局、省教育廳、省公安廳、省住建廳、海南生態軟件園、海口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園等單位負責人分別作了交流發言。 為了將海南“惠臺三十條”政策落實到位,會議提出,要進一步建立協調機制,不定期協調解決推進落實工作出現的問題;細化實施細則,明確事項的辦理條件、具體規定、申請程序、辦事流程、服務窗口、辦結時限等,切實增強措施的可操作性;真心真意為臺商臺胞服務,及時研究解決臺胞關注的融資、購房購車、子女入學、糾紛解決、臺青創業、企業補貼等方面的問題;進一步加大惠臺措施的宣傳力度;重點推動臺灣青年來瓊就業創業,進一步放寬臺灣青年在海南的就業門檻,探索相應的醫保、社保制度建設。(完)
責任編輯:唐詩絮 |